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4年修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4-08-27   浏览次数:0

一、学科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即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学,指中国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确立中华文明的世界地位,开展国际文化学术交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所属各学科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既植根于中国语言文学的优秀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语言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近些年来,向“沟通古今,融汇中外”的方向发展,显现出在保持学科的传统性、本土性的同时,又越来越有时代性和世界性的趋势。

二、培养目标

1.基本定位

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坚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坚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以思维创新为导向,坚持中文学科的专业特色,又注重“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具有严谨学风、学识厚重、健康身心的卓越中文人才。

2.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1)总体要求。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有较为全面、深入的把握,并对相关学科领域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具备较强的中文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能较好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2)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要求。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本学科经典文献,比较全面地了解本学科重要流派及前沿动态,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分析问题,具备独立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并完成符合规范的学术研究的基本素质。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学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以及本学科共同遵守的规范。

(3)学术能力要求。①获取知识能力;②科学研究能力;③实践能力;④学术交流能力;⑤计算机和网络技能等其他能力。

三、培养方向与特色

1. 汉语言文字学

设有汉字学、音韵学与方言学、训诂学与词汇学三个方向。

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设有辞书学、句法语义学两个方向。

3. 文艺学

设有基础文论与文艺美学、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三个方向。

4. 中国古典文献学

设有古代音乐文学文献研究、出土文献与石刻文献研究、文史文献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5. 中国古代文学

设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四个研究方向,

6. 中国现当代文学

设有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诗歌、影视文化、创意写作六个方向。

7.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设有比较文学与东方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与西方文学研究两个方向。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普通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五、培养方式

本专业采用课堂教授、案例教学、讨论和实践(社会调研与参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修读总学分:32。

各类别学分要求如下:

学位公共课 8学分,学位核心课 15-21 学分,学位专业课 6-8 学分。非学位课不做学分要求。

七、创新成果考核

硕士生在读期间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

2.学术会议或学术沙龙宣读论文,并有论文全文;

3.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至少1项科研课题(须课题负责人出具证明并有课题成果);

4.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至少1本学术著作或教材(须有参与编撰证明及出版证明);

5.预答辩时提交一篇符合学术规范且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该论文须经学科组审核,达到省级期刊发表水平。格式参考《文学评论》或《文学遗产》。

八、学位论文要求

(一)论文选题

论文的选题要在一定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新的见解。

(二)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要素:

1、阐述选题依据;

2、确定选题目的和意义;

3、文献综述部分比较系统介绍国内外研究领域和动态;

4、论文的研究可行性;

5、论文的研究阶段和工作计划;

6、论文的创新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的提出;

7、论文的大纲及研究内容;

8、论文的研究重点、难点;

9、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研究生论文开题,需学科组组建不少于5人的开题小组,对学生开题报告进行审议并通过。否则,不可以进入撰写阶段。论文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第2学期。

(三)论文撰写及中期检查

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导师作阶段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硕士研究生必须保证投入论文写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

学科组需组建不少于5人的中期检查小组,对学生论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四)论文评阅和答辩

1.论文预答辩

硕士研究生预答辩一般安排第三学年的第1学期进行。学科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听取申请人全面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的意见和建议,并确定申请人可否如期参加答辩。

2.重复率检测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完成后,要按照学校要求进行重复率检测。

3.论文评阅与外审

硕士学位论文在正式答辩之前,要接受2位评阅专家的评审。送审规则及评分按照学校规定执行。

4.毕业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委员会由3或5人组成,成员一般应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或以上职称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应为外校专家,并具备教授(或相当)职称。

九、课程设置

 说明:语种三选一填写:中文/双语/外文。

 开课单位,公共政治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简写马院)组织授课;公共英语由大学外语教学部(简写大外)组织授课;专业课由培养学院(简写学院)组织开课,开课单位填写为“学院”;公共体育课由公共体育教学部(简写公体)组织授课;公共计算机课由计算机教学部(简写计算机)组织授课。

 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要求

 学位专业课,必修古典文献学专业课程“版本目录学”或“古籍整理与校勘”其中1门。



培养环节